郭泉,1968年出生,生長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輩都是共產黨人。他自幼聰明好學、興趣廣泛。參加工作後,堅持在職學習,考上南京大學,先後獲得法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大專畢業後,郭泉曾謝絕到江蘇省公安廳工作,後通過公開招聘,進入南京市政府體改委,任秘書和《改革與開放》雜誌編輯。在讀碩士研究生期間,通過公開招聘到南京市中級法院刑事審判庭工作。
2001年,郭泉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同年,加入中國官方承認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民主同盟。後因向國家領導人發表公開信而被校方剝奪副教授職稱,改任圖書館資料員。
郭泉勤於思考寫作,著有《隋唐佛教圓融思想研究》、《自由與文學》等著作。他還關注公共事務,曾因發起「保衛釣魚島」,抵制日貨運動而多次被當局傳喚。他呼籲政治改革,主張人民有權選擇執政黨,先後寫了《民主先聲》系列347篇文章。他還積極參與各種維權活動,為四川地震災民呼籲。
從2007年起,郭泉先後向國家領導人進言,提出建立多黨制、軍隊國家化等建議。2007年底,他在網上宣佈將自己3年前成立的中國民生黨改名為中國新民黨,為此觸怒當局。2008年11月,他被當局羈押,2009年10月,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10年有期徒刑,目前在南京浦口監獄服刑。
在很多人的眼中,郭泉是一個不識時務者。但在家人眼裡,他卻是個很謙順的人,別人踩著他的腳,他先說「對不起,是我腳沒有放好」。郭泉認為,在中國有理想的人很多,但光有理想沒有行動不行,他認為自己是最勇敢的,他的理想產生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