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搜索表单
搜索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Main menu - CS
关于我们
呼吁工作
媒体
公民广场
文章选登
中国人权每日简报
中国人权出版物
资料库
专题焦聚
六四概述
香港
中国与联合国
人权捍卫者
709大抓捕
厦门聚会案
长沙公益仨
女权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陈虹瑾:八方风雨 黎智英
香港逆权运动持续延烧,北京官媒将黎智英定位为「祸港四人帮」之首。历经媒体转卖失败,他仍一边上街撑民主,一边谋求媒体转生。黎智英老了,苹果却不能老也不敢老;经历过最好和最坏的时代,港人与港媒在风雨中快要抱不紧自由,眼前的商人仍盼着自由国度里的好日子。
2019年10月18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香港
卢跃刚:他就是要每年写信,留下努力抗争的历史纪录
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家一旦失势,便堕入弱势,被剥夺自由,被泼脏水,成为任意宰割的羔羊。然而,赵是一位有历史感的政治家。赵跟家里人说,他就是要每年写信,给后人留下失去自由、努力抗争的历史纪录。
2019年10月17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赵家兄妹:祭先父赵紫阳百岁冥寿文
先父的一生:学生时的热血、抗战时的艰难、建国时欢欣、饥荒时的迷茫、文革时的绝望、天府大地重生的喜悦、改革开放的豪迈、八九的痛楚以及晚年的沉思,这一切,早已是过眼烟云,将慢慢地消逝在历史长河的淌流中。唯有他以最后的行为,向中国共产党人发出的呼吁,仍在回响:我们希望改变中国,希望改变世界,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一下自己呢?
2019年10月16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单少杰:软禁中的谈话:听赵紫阳谈改革
赵紫阳搞政治改革是有理念的。这个理念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要把中国变成一个民主与法治的国家。紫阳不只一次地对我说,“中国不转向民主政治,是违背世界潮流的,是违背人心的”;“民主的旗帜,我们党不去高举,就会被别人夺去”;“我们迟早要走这一条路,我们与其被动地走,不如自觉地走”。
2019年10月16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民主和政治改革
愈嘉: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被忽略的“杨小凯现象”
一西一中,一表一里;政治关怀、思想关怀、专业关怀集于一身——这才是“杨小凯现象”的本质。如今,世间已无杨小凯,而“杨小凯现象”的价值所托,正是凝结杨小凯一生心血的作品。
2019年10月11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思想理论
李雪莉、杨智强:大状、教师、纪录片工作者——倾城之际,他们怎么建构香港公民社会(图、视频)
香港逐渐不一样了。政府透过法律机器来针对这些年轻人。很多年轻人仍天真的相信法律是公义的,但是他们可能不了解,单单司法独立是不能实现真的公义的,只有法治没有民主是没有办法稳定的,这几个东西是互相依赖的。林郑让很多年轻人轻易变成犯人。
2019年09月17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香港
苏晓康:苦难人长寿(图)
想看看老人怎么活着、活得尊严,是我近来的一种愿望,我知道即便在美国,老年人生也不易。垂老相守,黄昏最后一里路,是何等的金贵,就像巫宁坤李怡楷二老,往昔的苦难早已是绵绵的生命力。
2019年08月19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巫宁坤: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对毛泽东时代的回忆
回顾一九五一年回国以来,每逢大、小政治运动都首当其冲。到头来,“贫归故里生无计,病卧他乡死亦难。”不堪回首的个人劫难也涵盖了半个世纪的家国之痛,是对一个“史无前例”时代痛定思痛的见证。
2019年08月12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历史钩沉
余英时:中国知识人的“心史”——序巫宁坤《一滴泪》(图)
本书的最高价值并不止于保存了一人一家“受难”的真相。更重要的,它写出了中国知识人在历史上最黑暗期间的“心史”。巫先生以“受难”的全部人生为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作见证,这是他个人的不朽的盛业,然而整个中华民族所付出的集体代价则是空前巨大的。
2019年08月12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历史钩沉
中国公民运动:郭飞雄——追求宪政民主梦想的社会活动家
当此民间社会面临愈发严酷的考验,公民社会运动正处于一片沉寂之时,郭飞雄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榜样力量,必将会给暗夜里奋勇前行的自由战士们以鼓舞和激励!
2019年08月07日
中国人权双周刊
人物
郭飞雄
页面
« 第一页
‹ 前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