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China Rights Forum

秦晖 对於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处在什么地位,通常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说中国的体制不适於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肯定出问题,即所谓的“中国崩溃论”; 还有一种比较积极的说法,认为全球化是对中国的改造,世界会用比较先进的规则改造中国,中国将会和世界接轨,首先讲的是和市场经济接轨,还有讲和民主制度 接轨,只是没有明确说。我有一个看法,现在来看,除了这两者,恐怕也有第三种选择和第三种可能。 这第三种可能,有没有可能是中国演变了国际规则,而不是世界演变了中国呢?当然,过去我们经常讲要解放全人类,要用社会主义的那套东西拯救世界上 2/3的苦难兄弟,现在当然不是这个意义上的转变了。我觉得有一种可能,...
张博树 为什么“软实力”一词在中国悄然走红? “软实力”本来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撰文讨论“soft power”(软实力),他把这个新创的概念定义为“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一权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后来他又将“软实力”更简练地概括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 1
中国的藏人之声 资料 唯色博客 (中文) 这个网站许多中文的藏人博客可供中文读者浏览 中国人权: 首先想请你谈谈你是怎样走上现在这条路的,并请介绍一下你所从事的工作。 德庆边巴: 我想开始得解释一下,当初去北京的目的是学中文和了解那个地方。之前,我曾研究西藏好多年,发现自己 并没有居住在那里及感觉受限制的特殊经历。现在,我得出一点,要想真正了解今天的西藏,你就必须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儿。这是我的主要目标,我想如果在奥运 会前一个月我没有被驱逐出境——被要求离开——我会在那里呆更久一些。
黄翔 水 滴 是白天唯一的 风 景 梦 滴 清脆如黑夜的 铃 铛 淅淅沥沥的岁月 击 响 囚犯光头 之 磬 滴 穿 沉 郁 千囚同此 一 瞬 千梦同此 一 滴 1990年4月11日午夜於王武狱室 1991年1月14日修改
凯特·桑德斯(Kate Saunders)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是主宾国,不过官方代表团中的作家是有人盯着的。此外,中国馆展出的来自台湾的图书上贴了绿色标签,上面写着“本书中任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一律不予承认” 。 非营利的西藏人权组织“国际声援西藏运动” ,最初被禁止在书展上散发关於我们的文学沙龙的传单——上有介绍当代西藏作家作品的内容。书展的组织者告诉我们,在书展上散发可能导致“不同意见人士进行争论” 的传单,会威胁在展厅维持正常秩序。为此书展管理部门通知,“国际声援西藏运动” 在书展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在该组织的摊位和其公开阅读活动中举行。但是,当德国媒体对此进行了报导后,...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1 杨继绳 这本书原打算名为“天堂之路”,后来我改为“墓碑”。“墓碑”有四重意思,一是为在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二是为3600万饿死的中国人立墓 碑;第三,为造成大饥荒的制度立下一个墓碑;第四,在写这本书写到一半时,北京宣武医院在为我体检中发现有“病变”(甲胎蛋白呈阳性),於是我加快了写作 的速度,下决心把这本书写成,也算是为自己立一个墓碑──有幸复查时排除了病变,但写此书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如因此书而遭不测,也算是为理念而献身,自然 也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墓碑。当然,主要还是前三种意思。
My T. Le 《艾未未:起因於何?》 日本东京森美术馆 2009年7月25日至2009年11月8日 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除了在2005年举办过一次名为《跟着我》的介绍中国年轻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外,此次为艾未未举行的题为《艾未未:起因为何?》的展览,是该馆首次为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举办回顾展。这也是艾未未的规模最大的个展之一。 森美术馆总馆长片冈真美(Mami Kataoka)说,选择艾未未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许多方面他都是当代中国杰出的艺术家,包括他多方面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及他对社会状况和政治环境的认识”。 1
人权书展 2009年12月3日,中国人权和福尔德姆大学法学院在该校合办人权书展。中国人权编列了一份过去20年(1989年至2009年)中被中国政府禁止或限制的书目,并加了注释。 书目上大约有100本书,包括了汉、藏、维吾尔族作家和西方作家所写的主题不同的小说和非小说类书。其中有些书已翻译成英文,许多目前还只有中文版。 鑑於中国审查制度的多变和不透明,一些书在不同时期因其敏感程度的改变,待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被禁被限书目。确切的说,这份书目主要代表了中国政府限制所不及的一些领域,以及对中国国内读者已经产生影响但还不为西方一般读者所熟悉的一些图书。 被选图书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我生於中国农历的六月十九,据老人们说,这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得道日,一个大日子。可接踵而至的却是1959到1962年的可怕饥荒,全国饿死几千万人。已去世的父亲曾回忆说,我1岁多就浑身浮肿,小鸡鸡透亮,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多亏成都牛市口一个老中医,才起死回生,捡了一条小命。父亲还说,老中医的办法是先消肿,后补充营养。於是在几个月内的每天早晚,我被架在一口熬着各类草药的沸腾的铁锅上熏蒸,将体内的黄水一滴滴逼出来。 就这样,饥饿成为我的第一个老师,追随我渡过整个童年,这虽然极大地影响我的发育,令我反应迟钝,5岁左右还举步维艰,却磨砺了我的胃口,并最终确定了我的写作路数。乃至多年以后,...
鲍朴 ,政治评论员和人权活跃人士。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秘密录音回忆录《 改革历程 》一书的翻译和编辑。他还是出版该书中文版的香港 新世纪出版社 的负责人。他获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维尔孙国际中心国际关系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陈子明 ,经济学者和新闻工作者,1991年2月被以「反革命煽动、阴谋颠覆政府罪」判有期徒刑13年。同年下半年,获保护记者协会颁发的国际新闻自由奖。2004年协助创办「改革和建设」网站;2005年8月,该网站被当局关闭。 纳旺朝贝(Ngawang Choephel Drakmargyapon) ,非政府组织「西藏联合国行动」的负责人。该组织成立於2007年,...

页面

订阅 China Right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