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China Rights Forum

2014年9月24日 现在好像掉转了。这个“一国两制”做得到的。不过我相信,现在中国的领导人希望现在中国的周永康可以像我们的周永康那么可爱,对不对? 《基本法》起草的时候,总共有59个委员,香港有23个,只有两个是民主派,司徒华和我;那我就是死剩的那一个。 我记得,30年前,剩两天,84年9月26号,我在政府新闻处,是事先给了本《联合声明》看的,这是未颁布之前给我看,是不可以公开的。看完以后,我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一国两制”是完全可以真的成功的。因为可以选特首和立法会由选举产生。我是很开心的。但是到现在普选还没能够落实。等了一次又一次,本来07、08没有,2012没有,...
当香港的抗议者挺身面对警方对旺角占领区的清场时, 彼得•盖布瑞尔( Peter Gabriel)、 暴动小猫( Pussy Riot)、铁与酒(Iron & Wine) 等人纷纷发送照片和信息,对他们表达支持;这些照片和信息被用投影机投射到位于香港“占中”运动中心的金钟区的列侬墙上。 流动媒体艺术计划“并肩上:占中打气机”今天发布了一段 视频 ,并启动“【行动升级】并肩上:占领打气机2.0!”,呼吁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邀请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拍一张照片、写一段打气信息传给他们以支持香港的抗议者。目前他们已经收到来自70个国家的30,000条给他们打气的信息。在照片中,盖布瑞尔、...
9月28日的何雪莹: 要是我告诉你,这一个月来我怎麽过,看到甚麽听到甚麽,你準会骂我是个骗子。 那个星期天中午,你赶到金钟。朋友告诉你说人很多,已经迫到出夏慤道。於是你由湾仔告士打道进入,等S前来会合。你告诉他说:「连演艺门外也已经坐满人了。」 由细到大,你都怕迫又怕死。於是你没有挤进金钟道,留在告士打道,相信那边不会有衝击。你还跟S说:「哪里需要增援,我就往反方向走。」 你走上了天桥。电话响起,是Y。「警察在夏慤道已经出催泪弹。」他在湾仔办公室看直播。你放下电话,几分钟後,又是Y。「警察疯了,你认真想想要不要离开,过来我这边暂避。」怕死的你同时间接到母亲的讯息,求你离开。你到达Y的办公室,...
“六四”25 周年后 1989年6月4日,中国政府动用军队暴力镇压了要求民主、反对腐败、呼吁政治改革的中国民众。尽管过去25年来,经济改革引人注目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但当局以此拒绝政治改革,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不稳定和环境的恶化。2010年以来,官方镇压正在壮大的新公民运动、打压维权律师、监管收紧媒体和信息传播,严重破坏了法治的进程。在香港,也能感受到当局的收紧控制。1997年主权回归时,北京政府曾经保证香港的自由和生活方式受“一国两制”法律框架保护,50年不变。作为1989年大陆民主运动的坚定支持者,1997年后中国唯一一个允许民众公开要求政府对“六四”承担责任的香港,...
“六四”25年后 封面拼图 香港尖沙咀广东道海港城LV专卖店 ,2008年12月18日 摄影:Maizeam “六四”25年后 封面拼图 中国工厂 ,2008年9月 摄影:High Contrast “六四”25年后 封面拼图 墨西哥总统国宴招待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 ,2013年6月4日 摄影:Angélica Rivera de Peña “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部分的所有图片均为“天安门母亲”提供。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改革辩论简述 金紫荆广场 ,2008年8月30日 摄影:TKsteven 傅华伶在纽约大学 摄影:Sam Hollenshead 傅华伶在纽约大学 摄影...
在2010—2011年中国政府对律师和民间社会活跃人士进行镇压之前,维权律师一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维权律师在办理案件时行事高调,对政治问题也无所回避。在勇敢地接受别的律师拒绝受理的案件时,他们还专挑敏感性高的,以此来吸引关注、扩大影响。“高处的果子”自然不好摘,维权律师在同行的眼中不被理解,通常被认为激进和博取人们的眼球。他们是独自作战、具有独特品质的一个独特律师群体。 第二,他们的工作过于政治化,并将法律作为向整个体制抗争的一个宽泛的切入点,但却没有清晰明了的目标。由于在律师圈中难以找到可以依靠的、与之拥有共同使命和追求的同仁,他们因此将诉讼作为媒体和社会动员策略的一部分。...
背景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7年后,这个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又回到聚光灯下。围绕2017年下任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办法改革的辩论已经达到白热化。民主人士正团结在“占领中环”公民抗命运动的旗帜下;北京官员则作出回应,威胁要动用解放军进行镇压。但这些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其中真正的利害风险又是什么? 现行的法律框架 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政策”列明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第三条和附件一。 [1] 这些政策包括香港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基于“选举或协商”的结果任命行政长官。 [2] 作为一项国际条约,联合声明及其附件对中国具有约束力。 [3] 基本法——香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今年发表致“两代会”公开信时,难友们悲伤地不得不把一向为大家所尊重的杜东旭的名字从信末签名行列中移至下面已故难友行列中去了——他于2013年11月7日离我们抱憾而去,终年86岁。 杜先生是位军人,但他在我们“六四”难属群体中并不是唯一的军人。他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被寻访到以来,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并肩抗争——即使在险象丛生的最艰难时刻,他也总是一如既往,不离不弃我们这个苦难群体。 回想“六四”十周年前夕,在京的难友在我家中第一次举行集体祭奠,杜先生参加了——那时便衣们和各种车辆就包围在我们家门外;十五周年、二十周年的集体祭奠他也都参加了。他还在2008年6月3日参加了木樨地路祭——...
香港大学学生会出版的期刊《学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篇文章形容香港是一个“有自由、没民主”的城市,引起不少人共鸣。虽然有人为香港是否真的没有民主而争执,但“有自由”之说,从来没有异议,故此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谈判达成的共识声明,香港生活方式不变,并详列各种将“依法保障”的自由。有关自由其后由香港回归后生效的小宪法——《基本法》——第三章予以保障。 香港回归之初的五六年,中国政府似乎并未侵扰港人的自由,港人亦自我感觉不俗,这可从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定期民调结果可见一斑。 [1] 以10分为满分,香港社会的自由评分一直在6.78分至7.65分之间徘徊,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7分以上,算是可以。当中...
《激辩中国:美中关系十谈》揭示了中美两国学者对于这两个国家价值观和政策的思考。不同于往常,中国学者坚持认为,无论中国出现了什么错误状况,其根源都在于外国的剥削和干涉。他们也指出了美国企图搞垮中国的阴谋。相反的,美国学者则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多项指责,但也承认美国在国内外确有不良行为。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人权理事黎安友的谈话中,上述观点表达得最为鲜明,他代表美方。与他对话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周琪教授,社科院是中国重要的官方智库,周从一所美国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因着编辑的提问,周女士一开场便切入价值观的话题。她指出:长期以来,美国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在1960年“...

页面

订阅 China Rights Forum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var/www/dev.hrichina.org/htdocs/includes/common.inc:2807) in /var/www/dev.hrichina.org/htdocs/includes/bootstrap.inc on line 1501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var/www/dev.hrichina.org/htdocs/includes/common.inc:2807) in /var/www/dev.hrichina.org/htdocs/includes/bootstrap.inc on line 1505
错误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错误

网站遇到了不可预知的错误。请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