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泉,1968年出生,生长在一个革命家庭,父辈都是共产党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兴趣广泛。参加工作后,坚持在职学习,考上南京大学,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大专毕业后,郭泉曾谢绝到江苏省公安厅工作,后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南京市政府体改委,任秘书和《改革与开放》杂志编辑。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通过公开招聘到南京市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工作。
2001年,郭泉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年,加入中国官方承认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民主同盟。后因向国家领导人发表公开信而被校方剥夺副教授职称,改任图书馆资料员。
郭泉勤于思考写作,著有《隋唐佛教圆融思想研究》、《自由与文学》等著作。他还关注公共事务,曾因发起“保卫钓鱼岛”,抵制日货运动而多次被当局传唤。他呼吁政治改革,主张人民有权选择执政党,先后写了《民主先声》系列347篇文章。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维权活动,为四川地震灾民呼吁。
从2007年起,郭泉先后向国家领导人进言,提出建立多党制、军队国家化等建议。2007年底,他在网上宣布将自己3年前成立的中国民生党改名为中国新民党,为此触怒当局。2008年11月,他被当局羁押,2009年10月,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目前在南京浦口监狱服刑。
在很多人的眼中,郭泉是一个不识时务者。但在家人眼里,他却是个很谦顺的人,别人踩着他的脚,他先说“对不起,是我脚没有放好”。郭泉认为,在中国有理想的人很多,但光有理想没有行动不行,他认为自己是最勇敢的,他的理想产生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