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参与博弈的各方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中国当局最近频频动作,先是重新修订了国家保密法,明确规定将互联网和其它公共信息作为监控对象;接着,负责掌控互联网舆论的中宣部高官王晨又向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言词之间掩盖不住对互联网失控的担忧,敦促尽快制定颁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於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规定,为当局管制网络公共信息提供法律依据。
中国当局如此大动干戈,必欲置互联网於掌控之中,主要是出於两个原因:其一是维护极权体制的本性;其二是为形势所迫——互联网已经成为挑战一党专权的心腹大患。中共打天下坐天下,用共产党的话语来说,靠的是“两杆子”——笔杆子和枪杆子。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官方完全垄断公共话语权,控制着所有的新闻媒体、广播、文化和出版机构。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官方独霸的一统天下。尽管当局在开通互联网之初,就着手建造金盾工程,对网络严加监控;但互联网信息海量、传播快速、互动性强、无远弗届的特性,却令当局防不胜防,穷於应付。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公民社会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顺势崛起,各种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从事社会公益和维权活动。其中的活跃人士大都是网络高手,在网上冲浪弄潮、呼风唤雨,为弱势群体呐喊呼吁。网络民意与官方话语形成抗衡之势,在公共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当局本来就有“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心态,把民间NGO组织视为西方敌对势力策动“颜色革命”的祸水;担心他们利用社会不满凝聚人心,积累实力,挑战共产党的一党统治。
为此,中国当局绞尽脑汁,投入巨资,不断改进“金盾工程”,加大对互联网的监控力度,并雇用大批网警和“网评员”(即“五毛党”) 删帖封网, 误导舆论,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无所不在的审查网:从电子邮件到网上论坛,从手机短信到网络社区服务,从网络聊天室到个人博客等。当局自去年强行安装“绿坝”软件碰壁后,并未善罢甘休,而是继续推行网络和手机的实名制,目前已经取消了主要新闻网站跟帖“匿名发言”。当局的如意算盘是,对互联网“兴利除害”——发挥其有利经济发展的一面,消除其危害一党统治的另一面。这一思路,在王晨的报告中体现出来。
然而,互联网是专制的天敌。用中国网民的话来说:“如果说有上帝的话,那么互联网就是上帝送给中国人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互联网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其基本属性是开放和互动,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时空观念,把整个世界联结成一个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地球村”。除非中国政府决心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局域网——而这样一来,将对中国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否则,中国当局将注定徒劳无功,成为这场网络战争的输家。中国当局这种反文明、反人性、与时代为敌的做法,实在愚不可及,是对其自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莫大嘲讽。
事实上,中国当局已经陷入网络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可自拔,弄得焦头烂额。据最新统计,2010年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4亿人,居世界首位。经过网络启蒙的洗礼,广大网民的公民意识空前觉醒,积极参与社会公共议题的讨论,出现了以韩寒、艾未未等人为代表的意见领袖。他们针砭时弊,探求真相,为弱势群体仗义执言,在网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热点,使之成为全国关注的公众事件,如去年的“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件和绿坝事件等,形成强大的网络民意,左右了社会舆论,迫使当局做出某些让步。
与此同时,面对世界上最庞大严密的网络审查机器,中国网民们毫无畏惧,与当局斗智斗勇,捍卫自己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网民们八仙过海,各显身手,交流分享翻墙破网技术,发明了诸如字符隔断法、谐音法、拆字法、拼音法等方法,以躲避当局的过滤审查。他们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当年毛泽东发明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与网管周旋,令当局顾此失彼,一筹莫展。
去年,当局以“扫黄”为名,打着建立“和谐社会”的幌子,封杀了国内著名自由知识分子聚集的牛博网等一大批网站。网民们为抗议当局箝制言论自由而恶搞,创作了“草泥马”(骂人脏话)神兽大战“河蟹”(和谐)的视频,还谱写了“草泥马之歌”,在网上风靡一时。这一创意,获得了奥地利电子艺术节评委会特别奖。这件事让当局大失颜面,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吃哑巴亏,下令删帖,警告国内网站不得进行炒作。可是一经上网,便传播天下,删不胜删,总有漏网之鱼,“草泥马”至今还高悬在网上。
为了抗议当局变本加厉地管制互联网,中国网民接连发表《匿名网民宣言》、《网路人权宣言》、《网路革命宣言》,抗议当局的倒行逆施,号召推倒中国的“柏林墙”,并向当局公开宣战:“我们将你视为网络头号公敌。我们对你发起的将是持久战。无论你如何利用宣传喉舌愚弄舆论,你终将湮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你无处可逃,因为我们无处不在。”前不久,云南省委宣传部一高官到人大新闻学院演讲,遭人当面投掷一叠五毛纸币“致敬”,弄得该官员狼狈不堪。
不久前,中国网友采取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行动——全国各地数百名网友组成网友关注团,前往福建马尾声援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三网友,他们因为严晓玲被轮奸致死案鸣不平,在网上发帖声援而被当局指控“诬告陷害”。他们创造了“快乐维权”的模式,唱起“草泥马之歌”,高呼“三网友无罪”,与如临大敌的警方对峙周旋, 并通过电话、QQ群、skype、推特及各大网站与全国网友连线,吸引当地上千人围观。通过网络,各地网友与街头抗争同步互动,“围观创造历史”的口号瞬间传遍全国。
今年五四这天,网民还发动了“言论自由”的快闪行动。发起者是名叫“北京老张”的网友,他向国内各大知名网站的推特用户倡议,号召大家当天“只写四个字:『言论自由』”,得到热烈响应。很多网友把个人状态修改为“言论自由”,各大网站同时出现大量的“言论自由”的字样。在谷歌实时搜索中,几乎每隔一秒钟就有一个新的内容跟进响应。虽然随即遭到删除,有些被自动过滤掉“自由”,只剩下“言论”二字,但网民们与自动过滤的网管斗智,一名叫“快乐王子”的网友以“言论不自由”,通过审查。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多事之秋,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正逼近全面爆发的临界点,社会不公,民怨沸腾,整个中国就像一个火药桶。近来,中国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接连发生六起残杀幼童血案,现场惨不忍睹,正是当前这种现状的写照。一时间,人心惶惶,家长更是提心吊胆,整个社会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到底怎么了?”尽管近来发生的六起屠童血案的起因各不相同,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严重的社会不公,而这正是政府当局一手制造的。正因为如此,血案发生后,有家长在小学门口挂出“冤有头,债有主,前方右转是政府”的横幅。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弱肉强食,导致贫富悬殊,官民对立。民众的冤屈不仅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而且还屡遭当局的暴力打压。暴政之下只会出暴民,导致社会的暴戾之气愈演愈烈。面对官府强权,受害者处於孤立无助的境地,於是在绝望之中报复社会,向更弱者洩愤。当局正在品尝其暴力治国的苦果。
自由表达是人类的天性,而互联网则是现代文明为此创造出来的最好的工具。中国有句古训:“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向世界大力推销“软实力”,到处建立孔子学院的中国当局应该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为了一党之私,却一意孤行,箝制言路,扼杀网络自由,企图一手遮天。这样做,是在制造乱世的“堰塞湖”,打压愈厉,反抗愈烈,蓄之即久,其发必速。近来接连发生的幼童惨案就是一个不祥之兆。中国执政者应该深刻反省自己,为了国家的安定和民众的福祉,改弦更张,不要再逆时代潮流,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了。